劳动法医疗期规定2018
一、劳动法医疗期规定
2018年,我国对劳动法中的医疗期规定进行了调整,旨在保障劳动者权益,维护劳动关系稳定。**将围绕这一问题,为您详细解读劳动法医疗期规定,帮助您了解医疗期相关事宜。
二、医疗期定义及适用范围
1.医疗期是指劳动者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,在规定时间内不能从事原工作,依法享受带薪休假的时间。
2.适用范围:适用于与企业、个体经济组织、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。
三、医疗期计算方法
1.医疗期计算从劳动者病休第一天开始计算。
2.医疗期按工作年限计算,具体计算方法如下:
-1年以下工作年限的,医疗期为3个月;
-1年以上5年以下工作年限的,医疗期为6个月;
-5年以上10年以下工作年限的,医疗期为9个月;
-10年以上15年以下工作年限的,医疗期为12个月;
-15年以上20年以下工作年限的,医疗期为18个月;
-20年以上工作年限的,医疗期为24个月。
四、医疗期待遇
1.医疗期间,劳动者享受原工资待遇。
2.劳动者因医疗期延长而增加的工资,由企业按月支付。
3.医疗期间,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待遇。
五、医疗期延长条件
1.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,在规定的医疗期内,经医疗机构确认,病情有特殊变化的,可以延长医疗期。
2.延长医疗期的条件:
-第一次延长:延长3个月;
-第二次延长:延长6个月;
-第三次延长:延长9个月。
六、医疗期终止条件
1.劳动者病愈或非因工负伤痊愈,经医疗机构确认,可以终止医疗期。
2.劳动者医疗期满,但未痊愈的,应继续休养,直至痊愈。
七、医疗期争议处理
1.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对医疗期有争议的,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。
2.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裁决。
八、医疗期规定的重要性
1.保障劳动者权益,维护劳动关系稳定。
2.促进企业健康发展,提高企业竞争力。
2018年劳动法医疗期规定的调整,体现了国家对劳动者权益的重视。了解医疗期规定,有助于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,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们应**医疗期政策的变化,提高自身法律意识,共同营造良好的劳动关系环境。
- 上一篇:八年级上册英语练习册答案人教版
- 下一篇:沈阳住房公积金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