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伤认定,对于受到伤害的职工来说,是关乎权益保障的重要环节。工伤认定需要怎么操作呢?**将为您详细解析工伤认定的步骤和要点,帮助您顺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一、及时报告事故
1.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,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,应当立即向单位报告。 2.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,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。
二、提交工伤认定申请
1.职工或其近亲属、用人单位可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。
2.申请时需提交以下材料:
劳动、聘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(包括事实劳动关系)、劳务派遣关系的证明材料;
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;
事故发生经过和伤害情况说明;
其他相关材料。三、工伤认定调查
1.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申请后,对事故情况、伤害程度进行核实。 2.需要调查取证的,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调查,用人单位、职工、工会组织、医疗机构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。
四、工伤认定决定
1.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,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和单位。
2.工伤认定决定应当载明下列事项:
受伤职工的姓名、性别、年龄、职业、身份证号码;
受伤职工受到事故伤害的经过和伤害部位;
工伤认定的和依据;
申请人不服本决定的,可以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,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。五、工伤待遇
1.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,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。
2.工伤待遇包括:
工伤医疗费;
工伤康复费;
工伤伤残津贴;
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;
其他有关费用。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,了解工伤认定的操作流程,有助于职工在受到伤害时及时维护自身权益。在实际操作中,职工要严格按照规定提交材料,积极配合工伤认定调查,以确保顺利获得工伤认定决定。用人单位也要认真履行责任,为职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。
上一篇:美元与澳元有什么区别
下一篇:一个网贷叫汇信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