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企业经营过程中,坏账的发生往往让企业头疼不已。面对坏账,我们该如何进行会计分录处理呢?**将围绕“发生坏账的分录怎么做”这一问题,详细解析会计处理步骤,助您轻松应对坏账问题。
一、坏账的定义与确认
1.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,即债务人无法按照约定的期限偿还的款项。
2.坏账的确认条件:债务人已逾期未付款,且预计无法收回。二、坏账的会计分录
1.确认坏账时,企业应按照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,借记“坏账准备”科目,贷记“应收账款”科目。
借:坏账准备
贷:应收账款2.对已确认的坏账进行核销时,借记“应收账款”科目,贷记“坏账准备”科目。
借:应收账款
贷:坏账准备3.如果在核销坏账后,债务人又偿还了部分款项,应按照实际收回的金额,借记“银行存款”科目,贷记“坏账准备”科目。
借:银行存款
贷:坏账准备4.若债务人偿还了全部款项,则借记“银行存款”科目,贷记“应收账款”科目。
借:银行存款
贷:应收账款三、坏账准备计提方法
1.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坏账准备。
2.按照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5%-10%计提坏账准备。四、坏账的税务处理
1.坏账损失可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扣除。
2.坏账准备不计入当期损益,但应在会计报表中披露。 掌握坏账的会计分录处理方法,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坏账问题。在处理坏账时,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提方法,并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进行核算。通过科学、规范的会计处理,企业可以有效降低坏账风险,保障资产安全。上一篇:怎么查看股票大笔交易
下一篇:小企业制度是什么意